穿着沉重的大红喜服,在院子里反复练习那一连串繁琐无比的大婚礼仪。
“公主后天下了红撵之后,走向王爷的红毯,一共要行九十九步,再与王爷携手,行至丹陛之下,叩见皇上与太后娘娘,又要九十九步。这一程,一步不能多,一步不能少,快了不成,慢了也不成,总之多了少了都不吉利。”
凤乘鸾:“知道了。”
“公主走路时,身子要正,步子要稳,每一步的距离,要大小一致。”
凤乘鸾:“好的。”
“公主上撵子之前的两个时辰,要禁食禁水,实在是口渴,当少许饮用。因为整个大婚的仪式,前后约三个时辰,在这期间,您头戴九龙九凤冠,身披翟衣霞帔,喜服拖尾九尺九,披帛三丈三,本就十分不便,期间又要拜见太后娘娘和皇帝陛下,叩谢宗庙,上玉碟,受金册,接受百官及眷属恭贺,等等等等,故而,没空如厕。”
凤乘鸾:“……”
“还有,公主这几日要好生休息,注意身体,好生保养。大婚当日,不论是何天气,婚礼都将如期举行,而您的喜服,虽重达三十九斤,却并不保暖,所以,即便是大雪纷飞,北风呼啸,您也要当风而立,撑住新王妃应有的仪态,这不但是王爷的面子,也是南渊的面子,切记。”
凤乘鸾木然转向在旁边看热闹的诗听,龇牙挤了个笑脸,“听听,不如你去替我上轿叭?”
诗听笑嘻嘻,“公主的喜事,奴婢哪里敢瞎捣乱。”
女官接着道:“方才说的,都是大面儿上的,接下来,下官为公主讲解细节。”
“还有细节!”
“按照北辰的风俗,新婚大礼的第一礼,便是由新娘向新郎叩拜。”
“神马——?”
女官瞥她一眼,像看乡下人一样,“北辰天下,男子为尊,妇跪夫,本是人之大伦,公主有什么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