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信。
在信中,他阐明了大陈已经收复了黔中道的事实,并提及梁陈两国间,十余年的“友谊”。
祝修远说得比较好听,这所谓的“友谊”,其实就是陈国每年向梁国上贡的贡品。
正是因为这一层关系的存在,梁国没有理由觊觎陈国的黔中道!
所以祝修远再次劝梁军退兵。
这封信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桐梓河对岸,梁军主将的手上。
梁军主将看完后,拿不定主意,他驻兵在此的目的,除了防范大蕃夺得黔中道之外,其实,也有谋夺黔中道的意图在里面。
这也是先前祝修远送信之后,梁军主将并没有任何表示的缘由了。
但是现在的情况不一样。
神雷军都驻扎在桐梓河对岸了,一幅剑拔弩张的样子。
并且,平南侯及神雷军的威名,自祝修远平定东南五州之乱后,名头就响亮了起来……
还有一点,祝修远在信中所说之事,也的确在理。
人家陈国每年上贡那么多贡品,你梁国又有什么理由,去侵占陈国的地盘呢?
梁军主将拿不定主意,只得将此事奏成一本,派人八百里加急送入长安城,请梁帝定夺。
然后,梁军主将派出使者,渡过桐梓河,进入神雷军大营,见了祝修远。
说他做不了主,已经上奏陛下等,最后请祝修远稍安勿躁,保持克制。
祝修远同意了。
待使者离开后,祝修远也写了封奏折,将此事告知给了陈皇知晓。
……
梁国都城,长安。
乾王府。
书房。
梁国乾王李继业,正像往常那般,听取属下汇报祝修远的动向。
没错,李继业一直关注着祝修远的动向。
当然,这并非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