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强行塞进了一个观念:谁同意燕国所请,谁就是卖国贼、勾结燕国、陈奸!
这种观念的转变,全得益于这帮文臣。
因为他们太慷慨激昂了,甚至引经据典,说得头头是道,占尽了道理,根本无从反驳!
把那个观念说得铁铸的般,坚不可摧,不可撼动!
不过,他们还没有察觉到这一点,兀自大骂不止,越骂越兴奋,越骂越激动。
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自然有人嗅探到了这种观念的转变。
比如说国相李忠。
比如说钟山王。
比如说陈皇。
比如说尤贵妃。
不过他们全都没有任何表示,心思各异,看破不说破,只静观事态发展。
“陛下!”
忽然,都快遵下去的祝修远,身形猛然拔高,并大吼一声。
他这一声大吼,吓了那些激动的文官一跳。
因此他们的大骂顿止,齐刷刷的瞪着祝修远,不知他为何突然爆发。
“陛下,臣忽然觉得,众位大臣所言有理,有大道理,简直太有道理了!”
这下轮到祝修远激动了。
而那些文官则还有些懵。
什么情况?
这江城伯又……改口了?
“不错,同意燕国所请之人,就是卖国贼,就是勾结燕国,就是陈奸!”
祝修远情绪激动。
“诸位大臣品德高尚,臣深深受教,也顿悟到了!不过臣并未勾结燕国,也不是卖国贼,所以臣现在觉得,应当拒绝燕国所请!”
祝修远说得斩钉截铁。
不待众人反应,祝修远又看向刑狱司的少司寇,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
“少司寇大人,方才众位品德高尚的文臣的话,少司寇大人都听见了吗?同意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