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断,牛犇眉头紧皱看着苏朗,疑惑道:“苏镇长,生猪方面的数据是不是记错了?”
被牛犇打断并且质疑,苏朗非但没有表现出不满,反而笑着称赞道:“牛厂长真的够专业,只是一句话你就发现了关键问题。我很负责任的跟你们讲,这个数据是真实的,并没有记错。”
王泉已经不再是之前那个一丁点养猪常识都不懂的小白了,牛犇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他也察觉到了不对劲儿,只不过出于礼貌不好意思打断他。此时看苏朗如此自信的强调数据没有记错,就知道这里面有故事,接下来才是苏朗真正想说的重点。
果不其然,苏朗没等两人再次开口,继续说道:“其实,这个数据并不算二郎镇的高光时刻。之所以存栏出栏数据不对称,主要是因为当时平西县的外贸猪场就在二郎镇。”
外贸猪场?
王泉第一次听到这个词汇,颇感疑惑的看向牛犇。牛犇则是一脸恍然,注意到王泉的眼神,赶紧解释道:“外贸猪场是当时的特色存在,几乎每个县都有外贸猪场,当时属于公营企业,后来因为某种原因逐渐退出了市场,但主要原因还是利润方面的问题。有些外贸猪场改制后被私人承包接手,有些则是永久性的取缔了。”
“牛厂长说的不错,平西县的外贸猪场就是永久性的消失了。”苏朗感慨说道,“那个时候的外贸猪场可谓是风光无两,二郎镇的养殖量也是被外贸猪场带动起来的。可随着外贸猪场的落幕,大部分养殖户都不再看好养猪产业,有些转型去养鸡,有些则是直接退出了养殖产业。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二郎镇开始走下坡路。直到现在,二郎镇的养殖结构还没有大的改变,107国道两旁的禽类生产器具加工厂足以证明这一点。”
说到这里,苏朗脸上已经挂满了苦涩意味,看着王泉说道:“咱们平西除了地多,真的挑不出来什么优点了。传统农业创造的经济价值在逐步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