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之肘腋。
终于,在四月下旬时,已经跋涉了上千里的一行人,终于抵达了河东的尽头,涛涛黄河岸边,对面,是一座繁荣的渡口。
第五伦捧了一把黄河水,没有下游浑浊,但也不如新秦中的上游清澈,他和这条河,是当真有缘啊。
他过去没来过此地,遂指着对面的津关道:“敬通,那就是蒲津关了吧?”
“正是!”
冯衍说道:“所谓关中者,诸关之中也,北则萧关、东则函谷,南则武关,西则散关,但于大河之上,亦有一关,便是蒲坂津。“
“自春秋时起,此地便是关河大防,秦晋两国数争。楚汉之际,高皇帝、韩信亦从此渡河击西魏。前朝武帝元封六年,立蒲津关,盖设关官以讥行旅。武关、函谷以限东、南,而临晋以限并州、冀州。”
既然是关,那肯定驻扎有军队,对面确实有师旅驻扎,由师尉郡管辖。
师尉大尹,正是那个因为在青州抵御赤眉做得太好,又扬言要兼两州之牧,被王莽调回来的田况。此人曾于去年,阻止猪突豨勇渡河东行,跟第五伦算有点小过节。
也是在这,任光终于提出了他追随第五伦以来的第一个建言。
“明公。”任光说道:“我虽在前队,也经常听闻这田况不近人情,加上关隘必有搜检,我军向朝廷报了人数八百,倘若人数超过太多,只怕会遭到阻挠,坏了明公大事,反而不美。”
一路来,他已经猜到,第五伦这趟回朝,所谋甚大了。
确实,这时候是没必要耍小聪明的,第五伦多带人的目的,却不是指望他们一起进京,而是另有打算,眼下既然任光提了,遂笑道:“伯卿之言有理,我部多出来的两百余人,因师旅疲乏,恐怕要在兆队郡休整了!”
第五伦让人留给给兆队大尹一大笔帛,让他帮忙安置这些因为路上磨破了脚、扭伤了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