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脚下,遍地都是能人异士,咱得低调点。”
金刚点头应下了。
苏辂思来想去,也没想出有哪个名人叫灵噩,大和尚他倒是记得一个,他堂哥的老伙计佛印。
这得益于后世的许多段子,比如什么“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什么“你心中有翔看什么都是翔”。
甭管真不真实,反正苏轼与佛印两个人的损友关系被这些个段子写得活灵活现,连带不学无术的苏辂都勉为其难地记住了佛印这个大和尚。至于别的和尚,苏辂就记不得了,真要算的话,只能再算上唐三藏和法海,别的没了!
既然想不起来,这小和尚应该不是什么重要人物。
苏辂心安理得地放下了这件小事,溜达去看芸娘给他做了什么好吃的。
芸娘今天给做了灌汤包,这是开封特色美食,上回他们来开封时尝过,不过时人没把它叫灌汤包,而是叫灌浆馒头。没错,大宋人把有馅的叫馒头,没馅的那叫炊饼!
由于是在寺中,芸娘不好借厨房做肉包儿,只得退而求其次做了素馅灌汤包。
大冬天的,素馅也不好找,芸娘早早泡发了菌菇,又去外头买了市面上能找到的素材,认认真真地调了半天馅,才算找出满意的馅料。见苏辂找过来了,她揭开蒸笼盖子看了眼,笑着说道:“小郎君来得正好,头几笼马上蒸好了。”
蒸笼盖着还好,蒸笼揭开那么一条缝,香气马上飘了出来。
芸娘是在借用大相国寺的厨房,负责掌厨的和尚们闻到香味,都忍不住吸了吸鼻子。有年纪小的和尚更是忍不住走过来问:“这位娘子,你做的不会是肉馅馒头吧?”
素馅能这么香吗?
芸娘说道:“大师说笑了,我们怎么会在寺里做肉馅的馒头,自然是素馅的。”
说话间芸娘把一笼素馅灌汤包捧到苏辂面前,蒸笼里躺着六个灌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