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司马西却避开她的目光,尴尬的咳了一声。
少年的口供对案情有巨大帮助。
首先,可以确定,三人有过利益纠葛,其次,就是对话中提到的,“说好每人三百两”。
每人三百两是怎么来的,谁给他们的?
给他们钱的人,与他们的死是否有关?
案发现场,可有那九百两银子?
若是没有,钱去哪儿了?是被凶手带走了?
倘若追查那九百两银子的下落,也就等于是追查凶手的下落。
一连串因果循环牵在一起,柳蔚心中有了腹案。
她看向付子辰,对方也正看着她,四目相对,又是多年携手破案的老搭档,两人的默契不是开玩笑的,当即就清楚彼此的想法。
“司马大人,本案的文书来往,在下可否一观?”付子辰直接找上司马西,他不是打算越俎代庖,这案子是青州府尹的,他不会去抢,但从旁协助,若当事人同意,就再好不过。
司马西说都在书房,并且亲自带付子辰去看,他这一走,倒是把那带来的小孩落下了。
柳蔚手上戴着手套,手套上都是血,她没去碰那小孩,只是看对方有些木纳的站在那里,好奇的问了句:“你几岁?”
小孩轻声说:“九岁。”
柳蔚点点头,又问:“你练的功法,与大部分中原武艺不同,是你们家家传的吗?”
她话音未落,少年已猛地抬头,眼底全是错愕,怔怔的看着眼前之人。
他这动静有些大,倒是把柳蔚吓了一跳,柳蔚忙说:“别紧张,随口问问罢了,你可以不说。”
柳蔚见到小孩的第一眼,就看出他有武功底子,其后根据他的口供,她判断出,这孩子过人的耳力,应该也是与其修炼的武功心法有关。
中原武功大都属于大开大合派别,刀枪剑戟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