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太妃手里的大把柄,乾凌帝根本也不敢对太妃下手,充其量,就是派人再次暗杀太妃罢了。
可若是太妃如此容易被暗杀,那乾凌帝也不会使劲浑身解数,只为阻止太妃回京。
若能将人灭口,那自然是杀了一了百了,乾凌帝这样的人,怎会不明白这个道理。
如今这个局势分析来看,那只能说明,乾凌帝曾经暗杀过太妃,但没成功,所以,灭口,便变成了暂堵,一劳永逸,也变成了后患无穷。
太妃与乾凌帝那些事,柳蔚不想插手,乾凌帝现在这生不如死的模样,她看得很爽,便让狗皇帝多过一过这种废人般的日子好了。
而太妃……
不是柳蔚瞧不起,但太妃,是真没本事动摇青云朝根基。
仅凭那副善妒自私的面孔,便想动摇朝野,扶持新帝,重掌后宫?她是当真以为,她的敌人只有乾凌帝一个?那太子算什么?容溯算什么?权王算什么?
况且,最重要的一点,太妃还欠缺着,欠缺了一个由她一手培养的新帝人选。
经过这些日子对太妃的调查,柳蔚已经很清楚,太妃的确是打着皇位的主意,如今在乾凌帝的子嗣中,年纪最小的十六王爷容耘,手无缚鸡之力,母族在朝中人脉极好,在太子病逝,乾凌帝安危不保的时候,太妃仅凭一人之口,说不定真的就能定下皇储人选。
容耘也就是刚学会说话的小孩子,没有人,比这容耘更容易掌控了,而原本明白容耘绝不可能荣登大宝的容耘母妃一族,怕是在太妃的哄骗下,会甘愿为其所用。
但太妃只怕想破天也没想到,她这计划,竟从一开始便胎死腹中,甚至,有西域势力,已经研究透了她的打算,并在背后推波助澜,助长她这计划,让其表面看似成功,等到最后关键一步,江山社稷,都要让她玩脱,落入别人之手。
在柳蔚看来,太妃的举动简直不能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