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清朝的皇帝 > 第一章 皇帝的种种

第一章 皇帝的种种(15 / 30)

即呈上阅看,交换意见,大致决定了处理原则,总在辰时(上午八点)以前,便要"见面"了。

所谓"见面"便是晋见皇帝,地点总在养心殿东暖阁。皇帝一天召见的臣工,多寡不一,但第一批必是军机大臣,逐案请旨,决定后立刻由军机大臣转告"达拉密"(军机章京领班),写上谕呈御前,裁可封发,称为"寄信上谕",简称"廷寄"。特别重要或机密者,由军机大臣亲自执笔。此为由"承旨"而"述旨"。军国大事,大致即在上午八时至十时这段时间内,君臣相商而定夺。

军机退下后,方召见其他臣工。其顺序为:

一、特旨召见人员,包括亲贵、各部院大臣、督抚等。

二、外放封疆大吏"请训"及辞行,称为"陛辞"。

三、道员、知府单独"引见"。

四、州县官集体"引见"。

这一顺序当然不是一成不变的,例如内务府大臣常在最后召见,因为所谈之事,涉于琐碎,费时较多,不如在该召见的人都召见过了,看辰光可以从容垂询。

此外,亦有大臣请求召见,当面有所陈述。事先请求召见,名为"递牌子",等候通知晋见。遇紧急事故,则不限时间,随时可以提出要求,名为"请起"——君臣相见,称为"一起",所以传召晋见,名为"叫起";集体"引见",名为"大起"。

所谓"引见",所谓"牌子",都有说法。凡召见必有引导之人,称为"带班";引导者的身份,视被召见者的身份而定,譬如亲贵、督抚进见,由领侍卫内大臣或御前大臣带班;道员以下召见,则由吏部堂官带班;新进士引见则由礼部堂官带班。唯一的例外是,每天军机例见,不必带班;事实上军机大臣的首席即为带班者,故称"领班军机大臣"。

"牌子"的正式名称叫做"绿头签",长约四五寸,宽约寸许,上绿下白,写明被引见者的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