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琦念了句唐诗:“天生丽质难自弃。”
载振为之啼笑皆非,“这是什么时候,杏丞,”他苦笑着说:“你居然还有开玩笑的心情!”
“要有开玩笑的心情,才能化险为夷。育公,请你先进去关照姨奶奶,检点随身衣服等在那里,说走就走,片刻不能耽搁。”
“原就预备好了的。”载振突然想起,大声喊一句:“来人!”
走来的是个俊俏小厮,是载振的贴身跟班小福,进来先向杨士琦与袁克定请了安,才走到主人面前去听使唤。
“你进去告诉姨奶奶,别戴首饰,尤其是那只戒指最惹眼。
你得看着,让她卸下来。”
“是了!”小福答应着,转身便走。
“杏丞,我得知道,翠喜到了天津,怎么安顿她?”
“只有安顿在王益孙那里。”
“安顿在他那里?”载振不由得心里嘀咕,“不能安顿在别处吗?”
“不能!有移花接木一计在,非王益孙顶个名不可。”
“真的只是顶个名?”
这话杨士琦无法回答。“嗐,育公!”他不以为然地:“这时还顾得那许多?”
“大叔,”袁克定率直地说:“祸水去之唯恐不速,何必自寻烦恼。”
“好吧。”载振扭过脸去挥一挥手,就象杨翠喜此时在他眼前似的。
“育公,”杨士琦又说:“醇王跟燮老,当然不能亲自到天津去查,已经派定两个人了。一个是正红旗满洲印务参领恩志,一个是内阁侍读润昌。恩志不必管,润昌那里该打个招呼。能不能赏一张名片,我派人传育公的话,向他致意?”
“那有什么不能?”说着,载振亲自找出一张名片来,递给杨士琦。
“还有件事,”杨士琦说:“我是转达那中堂的意思,这一案即使水落石出,尽皆子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