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慈禧全传 > 第十七章

第十七章(5 / 30)

毫无成见;况恭亲王为亲信重臣,才堪佐理,朝廷相待,岂肯初终易辙,转令其自耽安逸耶?恭亲王着仍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毋庸复议政名目,以示裁抑。王其毋忘此日愧悔之心,益矢靖共,力图报称;仍不得意存疑畏,稍涉推诿,以副厚望!钦此。”

这道上谕对恭王有开脱、有勉慰,而最后责成他“仍不得意存疑畏,稍涉推诿”,则是间接宣示于内外臣工:恭王重领军机,虽未复“议政王”名目,而权力未打折扣,朝廷仍旧全力支持。命意措词,绵密妥当,特别使恭王满意的是“位高速谤”和“朝廷相待,岂肯初终易辙,转令其自耽安逸”的话,颇为他留身分,而这两处都是文祥所改,恭王自然感激。

一场风波,落得这样一个结果,总算是化险为夷,但回顾历程,倍觉辛酸,恭王此时才真正起了愧悔之心,向文祥和宝鋆拱拱手说:“辛苦,辛苦!不知何以言谢?”

“言重了!”文祥正色说道,“六爷,大局要紧!”

“是!”恭王也肃然答说,“明儿我就到军机。”

“唉!”这时宝鋆才抹一抹汗,叹了口欢喜的气,“我算是服了西边了!”

※※※

喧腾了一个多月的话题:恭王被慈禧太后逐出军机的前因后果,自从那道天恩浩荡的煌煌上谕一发,迅即消寂。这并不是因为恭王复领枢务,没有什么好谈的,而是有了一个更有趣的话题:前科翰林“散馆”授职和本科的状元落入谁家?

“散馆”大考,一等第一名是张之洞,他原来就是探花,不算意外。紧接着便是殿试,照例四月二十一在保和殿,由皇帝亲试。天下人才,都从此出,关系国运隆替,所以仪制极其隆重,由贾桢、宝鋆主考。会试及第的一榜新贡士共计二百六十五名,天不亮就都到了午门,各人都有两三个送考的亲友,在晓风残月下东一堆、西一堆小声交谈着。到卯正时分,唱名进殿,单数从左掖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