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卿的手,康有为岂能不知?故知康自叙所谓“上另有密诏与袁”,仍是他事后卸责之手法,意谓偾事乃光绪自己授人以柄,所以袁世凯得据此告密。
事实上是绝不会有此密诏的。光绪固不致鲁莽如此,尤其不会赞成围颐和园。同时,如有此密诏,光绪绝不会不告诉四京卿,否则即与白痴无异。而四京卿获知有此密诏,预期旦夕之内,必有巨变,则:
第一,要留康有为在京;
第二,需要有所部署;
第三,必有焦急盼望之情;
第四,必然密切注意天津的动态,而荣禄专车到京,亦一定瞒不过去。
第五,必然顾虑到事或不成,便有大祸,预筹逋逃之道。
就以上五点来看,无丝毫迹象,可资佐证。因此,赐袁密诏一说,应不成立。
然则袁世凯“袖中片纸”非出于伪造,即根本无此“片纸”。就情理来说,伪造诏谕,为十恶不赦的大罪,以袁世凯的脑筋之清楚,岂肯落此足以自速其死的把柄在他人手中?
就荣禄这方面来说,如果察知此一诏谕出于伪造,认为光绪并无不利于太后的企图,正可借袁世凯的告密,牵出谭嗣同夤夜游说的阴谋,打击四京卿,阻遏新政的推行。而况,包围颐和园的计划,由于袁世凯的告密,事实上已不存在,易言之,眼前并无危机,无须作任何紧急处置。
由此可知,荣禄对外宣称有密诏杀他及派袁世凯带兵入京包围颐和园,完全是一种借口。由此可以产生下列的效果:
一、坐新党以大逆的罪名,逮捕处死。
二、坐光绪以不孝的罪名,为慈禧训政的根据,并为废立作张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