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钧十分向往。以致那两三日之中,尽管时时刻刻握着一本新买来的书,但视而不见,心里不是想着几十年前钓鱼巷中的一李,就是想着几十天前望海阁中的一李。
※※※
入闱那天黎明,号炮三响,点名进场。一万多举子,在雨雪中排队等候,却似乎个个精神抖擞,不以为苦。轮到洪钧和吴大澄领签进门,已在午夜。幸喜搜检不算苛刻,顺顺利利地进入贡院大门,领了卷子。卷面上刊着字号;洪钧领到的是荒字六十六号,也就是荒字第六十六号舍。
“荒字号在东面靠北。”吴大澄说,“我在西面。将军休下马,各自奔前程,出场见了。”说罢,胸悬卷袋,背负卧具,手提考篮,匆匆往西而去。
洪钧顿有孤栖之感,在墙边歇了一会,强打精神找到荒字号,从木栅中钻了进去。只见东西狭长如带的一条空地,宽只三尺;北面便是鳞次栉比的号舍,约有六七十间之多,每间格式相同,东西北三面皆墙,南面敞开,就像荒村中的土地庙那样,高不足以挺腰,宽不足以舒足,阴暗、潮湿,令人望而生畏。
洪钧寻到六十六号,已近东面尽头。抬眼一望,头上盘着辫子,嘴里咬着裤带,双手捞起下摆在系裤腰的人,进进出出,络绎不断,不由得失声而喊:“糟了!是‘屎号’。”
“老爷!”一个白胡子的号军问道:“几号?”
“六十六号。”洪钧懊丧地说:“运气不好,靠近‘屎号’。”
“还好,还好!”号军安慰他说,“亏得是冬天;如果八月里‘桂花蒸’,那才薰死人呢。”
听这一说,洪钧觉得心里好过了些。号军便从他手里接过考篮,一面送他归号,一面问道:“老爷贵姓?好像是苏州来的。”
“我姓洪,苏州人。”
“恭喜洪老爷!六十六号,虽近‘屎号’,风水好。”号军慢条斯理地说,“我在贡院五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