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粉墨春秋汪精卫 > 第12章 卿本佳人

第12章 卿本佳人(3 / 21)

定定心!慢慢想。我保证跟你充分合作;希望你也采取同样的态度。”

“如果,”黄秋岳很吃力的说:“如果我拒绝呢?”

“拒绝的后果是:身败名裂。不要做这种傻事!”

由此开始,须磨展开了威胁利诱,交替为用的手法;一步紧、一步松;而下一步更紧,他不但要求黄秋岳在接到他所提出的问题以后,必须予以满意的解答,而且间接要获得外交部的情报,也就是将黄秋岳的儿子也要拖下水去。

黄秋岳百脉贲张,不断有种冲动;拍案痛骂须磨一顿,然后自首,承认过去的错误,静候政府裁处。但这种冲动始终未能化为决心;刚一发生便为其他种种顾虑所打消失,首先想到的是面子;其次想到的是”解职听勘”以后的生活;公私交迫,困处愁城的日子,令人不寒而栗。每一次的冲动,都像一个迅速膨胀的气球,很快地到达极限;但每一次都有一个针尖,轻轻一戳,立即泄气。

话虽如此,黄秋岳还是没有同意;只表示需要考虑,他说他的能力有限,可能无法达成须磨的期待。当时约定在一星期后作复。当然,他也不会收下那张支票。

这以后几天,黄秋岳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如何能够摆脱须磨的威胁?在办公厅中,沉默寡言;回到家更是把自己关在书斋中,独自沉思,交游酬酢都摒绝了。

与黄秋岳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他的姨太太兴致特别好;虽然他在书房中时,她从不去打搅他,但饭桌上,枕头边,笑语殷勤,风情万种。黄秋岳也就因为有这一朵活色生香的解语花,才没有愁出病来。

这天下午,黄秋岳正在客厅里看晚报,是一篇成都通讯,详记两名日本记者被杀的经过——日本为了国军追击”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共产党,成都的地位突出重要,要求设置总领事馆,以便搜集情报。成都并非通商口岸,外交部便根据条约,加以拒绝;而日本政府悍然不顾,派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