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二笔杆子。”
“笔杆子?”
好吧,李栋心说能在省报社排在前列,这实力肯定不差,不是李栋这个抄爷能比的。“张书记你放心,我一定全力配合王记者。
下午,李栋没有去钓鱼,全力配合王洪涛的工作,介绍竹编厂,竹笋厂,豆腐厂,对于韩庄一些情况作了说明,重点是创汇这事上,至于自己那点事,这次没说。
王洪涛四点多离开的,来去匆匆,南京电视台这边拍摄接近尾声,第三天,正好张丽去南京顺带送几位李光远几人回去了。
“总算圆满成功。”
南京电视台拍摄完成,可惜,这边看不到,李栋本来还打算回着南京,可一想张宝素的事,索性等问清楚,处理完等播出前一天赶回去就行了。
谁知道,张宝素的事没问出来呢,省报社刊登关于韩庄文章火了,尤其是关于竹编创汇,竹笋创汇宣引起不小轰动。这不报纸刊登第二天就有隔壁县城公社打电话过来,他们要派学习团过来,打算向着韩庄学习学习,想要搞竹编和竹笋产业。
这边通知县里,县里新来那个高领导一听兄弟县来要来池城学习,得,大笔一批要求韩庄这边做好接待,招待工作。
“学啥,俺们可不想教别人。”
“就是,说不定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呢。”
“好了,栋子,你咋看?”
韩国富问着边上坐着李栋。
“这事,说不上好坏。”
李栋说道。“不过县里都这么说了,咱们现在只能先做好接待,之后有啥问题再说。”
只是没想到,这一来,不是一个,二个,没几天下来,好几波学习团。“我怎么觉着,这些人不是来学习,而是来蹭饭的。”
“这一说,还真是。”
“食堂光是这几天招待费用,花了将近一百来块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