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大人常说一句话:‘信圣人之书,师古人之行。上忠于国,下诚于民。’国和民,于他是最重最重的。”
“上忠于国,下诚于民……”富弼喃喃重复。真的有人,不在意自己的生活,而将国和民置于个人之上?
“富公子知道吗,这座桥是范大人用盐仓衙门的公使钱造的。”晏洛望笑道,“历任监仓官儿攒了二十多年,一下用得精光,谁也拦不住。所以我们衙门现在是大宋所有盐仓中最穷的一家,吃喝玩乐一样不来,桌椅板凳一个不换。但你相信吗,反而大家都觉得比以前开心,每天忙忙碌碌地干些实在事,心里踏实!”说话间不停地有路过的行人向晏洛望打招呼“晏专知”“晏专知好”,连西溪河中的船上也有人伸头喊“专知吃过了没”“专知几时去我们场”,还有个刚抓到鱼的扯着嗓子喊:“专知回头过来啊,鱼烧好等你!”
晏洛望含笑挥手一一招呼,富弼羡慕地望着,说:“晏专知你人缘真好。”晏洛望愣了愣,笑笑说:“你不知道吧,以前大家都叫我‘阎罗王’呢!那时候只会催逼盐课,一心只想自己。是范大人来的这三年,改变了我,改变了盐仓衙门,改变了西溪。他讲‘上忠于国,下诚于民’,那是他的心里话。老百姓有数得很呢,你诚恳待他们,他们也诚恳待你。所以你看我们西溪,现在都你谦我让的,一团和气。”
望着晏洛望和乌骓马渐渐远去,富弼陷入了沉思。“洛阳才子”虽然表面谦恭有礼,心底实际恃才傲物眼高于顶,当然圣贤书中读过“民为贵,君为轻”,读过“君以民为体”,可一直觉得那很遥远,纯属书本中的圣人之言;现实世界中,不妨天大地大,有才的我最大。却原来,“民”就在身边?与自己紧密相连休戚相关?要下诚于民?要对老百姓诚恳相待?连做文章都是?
富弼觉得要好好地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