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范公堤 > 第十一章 瓢思颜子

第十一章 瓢思颜子(3 / 10)

李家的小姐已经二十四,在那个朝代绝对算大龄女了。

“听讲,是个好姑娘,勿好老耽误俚嘎。”范老夫人轻声劝道。

范仲淹望望母亲。道理何尝不懂?从没想耽误人家!何况自己已经三十有三,确确实实该成家了,差不多岁数的同窗,像滕子京,三个孩子分别是九岁、六岁、三岁,早就满地又跑又闹了。可当年李家是向朱家提的亲,文聘也是朱家下的,好容易才认祖归宗,应该按礼娶回范家的媳妇啊,范家不表态不认可,难道糊里糊涂地娶过门,以后连范家祠堂也进不了?那才是真对不住人家!这事只好等几时回苏州再商量。前次去要求归宗的时候族中老人问到过亲事,当时老老实实地照实回答是李家朱家换了文书,老人们虽不吭声却满脸的不自在,后来是三哥打圆场“先让四弟回家哉”,复姓成功的大喜之下也就没敢再多节外生枝。讲起来,这又快两年了。

俚是个好姑娘,母亲说。范仲淹有些出神,遥想远方的应天府,那个大家闺秀的李小姐,七年来默默等待,可也牵挂未婚夫婿吗?

范老夫人来后,三槐堂更加欣欣向荣。虽是北风渐紧寒意日浓,但院中的菊花迎霜傲立五颜六色开得热闹;煮海和熬波形影不离,一个在芭蕉下剔翎,一个在旁歪头细看,若是范老夫人明月逗弄,两个就一起翩跹漫舞;原本偶尔飞过的几只绿头鸭和一对白鹭也被老夫人喂得熟了,赖在范家不肯走,再加上明月唧唧呱呱,逢春呵呵浅笑,范吴埋怨唠叨,范老夫人温柔撮哄,范仲淹在书桌前听着,总情不自禁地微笑。

最热闹的当然是滕子京来,大嗓门盖过所有人,和煮海熬波有得一比。第一次见面“噗通”扑倒在地结结实实拜了三拜,直说:“伯母可见着您老了!我听希文兄日日讲天天讲,真是想您老哇!”范老夫人也早听儿子说有一个同年好友在东台,刚到西溪时幸亏他帮助,连忙含笑称谢。她一口吴侬软语,滕子京是个地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