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范公堤 > 第四章 民为邦本

第四章 民为邦本(6 / 10)

还要巡察!轿子呢,还不快把轿子抬过来伺候!

范仲淹连说“不用不用”,吕小淘已经被骂得抬不起头,亲自跑去找了个竹轿,与许二百九搀扶着范仲淹请他“上轿”。范仲淹苦笑推辞“真不用”,一边问阎洛望是否记得晏殊大人当年在西溪的事,正在说九年前因海潮受灾,晏大人申告免负课的恩德呢。阎洛望挺了挺胸道:“当然记得,下官就是那年随晏大人来的西溪,大中祥符六年晏大人因丁忧回乡,留下官在西溪,嘱下官为朝廷看好这海盐之仓。论族中辈分,晏大人是下官族叔,对下官实在眷顾有加,教诲有方,恩荫绵泽。”

原来不是“阎”,而是“晏”洛望,难怪。范仲淹与滕子京对望一眼,滕子京低低冷哼了一身,朝中有人好做官!

“上仰天恩,下官任职九年,西溪仓盐筴顺遂,盐课年年递增,才有了‘淮盐之利,抵数十州赋’之褒赞。”晏洛望却没在意,依旧鼻孔朝天傲然说道,“下官常与晏大人鸿雁往来,总算没辱没了这个‘晏’姓。”

“你是专知官……”滕子京忍不住嘀咕。

“不错,下官是专知官。所以八大盐场事无巨微俱由下官一手操办。七百一十八家亭户,一千二百名亭丁,无不了如指掌。”晏洛望侃侃而谈,目光在范仲淹、滕子京两人身上盘旋,毫不掩饰骄傲,“而九年间,盐仓监更迭四任,中间还空缺过六个月,此任蔡大人两年三个月是时间最长的,可惜他贵体时常抱恙,实不宜长居此海滨潮湿之地,幸好这次升迁青州。下官与晏大人说起,这海隅之地荒僻清冷,也真难为了各任大人。朝廷不如缓缓再派监仓官,以免枉失栋梁之材。”

范仲淹皱了皱眉。按晏洛望这个说法,历任西溪盐仓监固然毫无建树,自己这个新任也是可有可无,甚至有不如无!不过他口口声声“晏大人”,难道和他硬怼?范仲淹轻轻拉住滕子京,示意他稍安勿躁。朝廷用人沿袭五代的恩荫制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