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做的酥点,皇上、吐蕃王、王储以及各位大人可以尝尝看,十分美味。”
原本的叉烧,是将串起来的里脊肉插|入猪腹内烧,用的是暗火,让猪腹内的里脊肉慢慢受热变熟。
后来进过一次次的改进,由原本不便操作的在猪腹内烧肉变成了明火烤熟。
换成明火之后,再用里脊肉就会被烤得太干,于是食材又从里脊肉变成了半肥瘦的猪肉,并在上面反复涂抹蜜水。
被烤出来的油脂跟蜜水保护了叉烧不被烤干,而且会带上少许焦糖的甜蜜味道。
将烤好的叉烧肉切丁,包入准备好的酥皮中,入烤炉烤至外皮膨起酥脆即可。
这样说着虽然简单,但是做起来却并不是那么容易。首先得先保证叉烧的质量,如果连叉烧的味道都不好,那么做出来的成品也不会好吃。
其次就是酥皮的制作,要保证烤制的过程中起酥的层数多,才能更加酥香可口。
最后就是烤制时候的火候控制了。
夏月初前世做这道菜,用的都是烤箱,现代厨房家电的控温技术,是古代的烤炉完全无法比拟的。
夏月初足足在烤炉旁边耗了五天时间,终于一点点儿地将何时添柴、何时撤火等等步骤形成了一套规范的模板。
为了保证火里的均匀,夏月初还特意叫人定做了一套劈柴的工具,务必保证柴火都是长短粗细基本一致的,这样形成规范化流程,以后才能在酒楼里推广,否则就靠她一个人来掌握火候,那她一天什么都不用干了,只盯着烤炉就得忙死她了。
何怀生介绍之后还急忙提醒大家当心内馅儿烫口,食用要小心。
小皇帝夹起一块叉烧酥,小心地咬开一边的酥皮。
酥皮直接碎在齿间,咬开处可以看到层层叠叠的起酥。
叉烧内馅的香味瞬间混着热气冒了出来,还带着些许香甜的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