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从1983开始 > 第四百四十六章 夜谈

第四百四十六章 夜谈(4 / 5)

随后几周,这个比例会不断变化。通常在第四周的时候,片方分成会降到50%,影院上升到48%。

所以美国极其注重首映周,为此还衍生出一个配套行业,宣传。

比如一部小成本烂片,如果宣传有创意,第一周把观众忽悠进去。哪怕第二周直线跳水,那片方也会赚。

因此美国的电影成本包含两部分:制作费和宣传费。”

“那影院的生存不是很困难么?”田领导问。

“是啊,现在的情况就是,大电影公司过分压榨院线。撑的住还好,撑不住只能倒闭,到时制度可能会改变。

毕竟电影拍的再好,没有院线也是白扯。”

“那其他地区呢?”黎宁也兴致勃勃。

“再比如香港,香港环境更特殊。他们是大电影公司旗下,有自己的院线。

像80年代初,有邵氏、嘉禾、金公主三条院线,85年邵氏退出,潘迪生成立德宝,87年陈荣美成立新宝。

片方、院线的大老板是一个人,左手倒右手……”

开玩笑!

许老师可是娱乐文资深爱好者,前世又是干这行的,如数家珍,如数家珍。

他清楚对方的意图,缓了缓,道:“如果说国内的话,我也有点不成熟的小意见。以目前的环境,不可能做出细化的分账规定。

我建议原则开放,自由发挥。

一部电影上映,首先院线拿多少,这是大分账。

剩下的钱由制作方和发行方分,这是小分账,方式多种多样。比如我有一部电影,交给某发行公司,不管你们怎么操作,我只要利润的百分之多少。

或者我们签个保底,票房没到一百万,三七分;超过一百万的部分,四六分。

再或者你直接给我一百万,超出部分再分成。

这些方式无从统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