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代的幺蛾子,包括那种大清早让员工出来做操的,也不知从哪儿学的。
但有的老板喜欢,特享受,尤其喝点酒糙态毕现,口吐芬芳。
“许老弟,来来来,咱俩喝一个!”
一卖化肥的老板过来,搂着脖子开始干杯,“要我说啊,这里头谁也比不上你。知道为啥么?你最年轻啊,特么的才二十六岁,哎哟,我们都活狗肚子里去了!”
“人家还是混文艺界的,你拍的电视剧我一部不落。”
另一位老板也凑趣,道:“哎,现在拍电视剧挣钱么?挣钱我投点,不说像《渴望》,也得整个《胡同人家》吧?”
“挣啊,绝对挣!”许非笑道。
哟!
一句话把众人吸引,然后就听这货道:“不过是挣你们的钱,人家电视台才是财主。”
嘁!又纷纷散去。
“许先生此言有差啊,民间投资等于打广告,剧集成功了,商品自然水涨船高。”
一句别扭的普通话忽从后面传来,他回头一瞧,却是李晓桦的朋友,一位港商。
“不错,但如果失败了,等于白投资,性价比不高。”
许非笑道,“其实想从电视剧上赚钱,最好等体制开放,民间资本可以独立投拍,然后卖给电视台,甚至广告分成。
香港理论上也适用,只是tvb、atv太早入市,从制作到明星培养,再到播放渠道全部垄断,才搞的没有竞争对手。”
“哦?”
那港商眼睛一亮,端着酒主动走过来,“许先生果然是行家。”
(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