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他一起身,被许非按住,“你醒酒吧,我去瞅瞅。”
下楼一瞧,一个人扛着摄像机正跟服务员掰扯,上前问:“你好,有事儿么?”
“我想拍点素材,麻烦您行个方便。”
“什么素材,做什么用?”
“就是随便拍点东西……”
“哦,那不太方便,你要是拍个对我们不利的片子,哭都没地方哭去。”
“不会不会,我就是拍一拍商品。同志请您配合一下,我们……”
“行了,你直说哪个单位的,要干什么?”
对方一噎,悻悻道:“呃,我是教委的,想拍个超前消费的小纪录片。”
“超前消费?”
“就是,就是……”
对方也整不明白,“现在社会上有盲目消费,追求名牌的现象,我们拍个片子抵制一下。”
许非一咧嘴,这哥们新手吧?
你到我们店里拍抵制消费的片子,你觉得我们能同意么?
“哥们,我们这里虽贵,但不是最贵的。你拍就得找最贵的店,我再建议你一点,偷偷摸摸的别打招呼,拍两个镜头就走。
你这么大张旗鼓的,容易挨揍。”
许老师把对方送出去,站在台阶上看看西单大街,只觉一片火热。
其实说的没错,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今年市场好,生意比头两年好做。这个生意,不是指买个馒头、吃碗面,而是较高端的消费。
就像商场卖的外国货,甭管名不名牌,贴个法国服装就敢卖一千,贴个意大利巧克力就敢卖几十一盒。
还有什么外国爆米花,外国冰激凌,外国内衣,外国玩具……已迅速成为追捧的对象。
仿佛经过前两年的压抑,亚运的催发,政策的稳定调整,把很多人的消费欲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