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从1983开始 > 第二百零九章 上位(月票加更)

第二百零九章 上位(月票加更)(3 / 4)

资历压制,怕是会心凉情薄了。

几天后,中心宣布由许非担任《胡同人家》的制片人,经费还是60万,各出一半,成品不少于40集。

制片人跟制片主任不同,后者带了主任俩字,好像很牛逼,实则是管后勤的,制片人才负责全局。

大家心情复杂,和和气气的局面终于有点瓷器店的样子。

一方面没人质疑他的能力,拿第一部说,剧本、演员、拍摄他都是核心人物,除了没参与后期。

但另一方面,许非实在太年轻,某些人没脸皮在一个后生手下听命。

他这次可是挂实衔。

许老师不急,在自己办公桌坐着,颇有姜子牙钓鱼的架势。

第一个来找的很意外,陈彦民。

俩人岁数差不多,陈彦民略大几岁,开诚布公,“小许,我想做这剧的导演。”

“陈哥,导演可不好做啊。”许非笑道。

“没关系,我经验不多,正好磨练磨练,而且咱俩的路子挺合得来。”

这话倒没错,能写出《黑楼孤魂》的编剧肯定是个好导演,他意识确实超前,后来年纪大了才变平实。

第二个投诚的,冯裤子。在赵宝钢和许非之间纠结很久,还是选择腿粗的。

第三个,关景清。从《便衣警察》就给他做道具……

今年艺术中心大开大干,预定五部作品:

王保华的《屏蔽》,拉走一些;赵宝钢的单本剧,拉走一些;金焰的单本剧,又拉走一些;还有尤晓刚的《夜郎风情》。

瞬间暴露缺点,人员短缺严重,只能跟电视台和电影厂借。

这样成本又提升了,好比《红楼梦》得付双份工资,一份给本人,一份给单位找替岗的。

总之呢,许非的人缘还不错,《胡同人家》的吸引力也比单本剧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