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有单件,价值低了不少。”
最后,朱先生介绍了全名,叫:“蓝料内画春宫图鼻烟壶。”
啧!稳准狠,听着就是舒服!
许非谢过先生,笑道:“我就是收着玩的,低不低无所谓。我知道它们将来肯定值钱,但现在又不值钱,何况我也不缺钱。”
“嗯,你这个心态倒不错。”
朱家溍点点头,表示赞赏,其实也是托了探春的福,一帮大佬顾问都晓得有个叫许非的年轻人。
老先生摘下眼镜,又拿起案头的笔筒,正是前几天收的那个。
“我翻了很多文献,这个‘之羽’,确实是王之羽。此人史料极少,连出生年代都不详,但书上有这么一句话,‘少为徐氏馆甥。徐居槎里,与吴鲁珍仅隔一墙。’
《竹人录》亦载:‘王之羽从鲁珍游,尽得其运腕之法,故名冠一时。’
吴鲁珍就是吴之璠,清初的竹刻大家,从康熙朝到乾隆朝都有作品传世。王之羽既然认识吴之璠,就说明是同代人。
他作品稀少,你这个应该是真的,比较有价值,而且采用了薄地阳文之法,精湛圆熟,不见刀痕,堪称上品。”
薄地阳文,是吴之璠所创一种浅浮雕技法。
许非听的似懂非懂,反正弄明白一件事,笔筒是真的,且较有价值。因为王之羽非常冷门,若是吴之璠的作品,起码得百八十万的。
“你小子运气不错,都是好东西,拿回去好好珍藏。”
朱家溍把笔筒还给许非,俩人又闲聊了一会,他便拿着几本相关书籍告辞离开。
他敢把笔筒给朱先生,但不敢给马卫都,找马卫都多多少少为了拉关系,找朱家溍是实实在在学本事。
…………
当天夜里,小四合院。
从屋顶垂下一根长长的线,吊着一个不大的灯泡,灯光很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