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年,外地抗洪物资充裕,借助现代化的物流手段,大批物资蜂拥而至,其中也包括傅平安订购和募捐来的柴油发电机、应急照明设备、抽水泵等设备,这些物资很占空间,物流车辆打电话给采购方,问在哪里卸货。
洪灾期间到处都乱糟糟一团,没人知道这些货物应该卸在何处,让司机拉到北河县也不现实,人家的运费就只到近江,下面人将问题汇报到傅平安这里,他倒是毫不含糊,说交给红十字会,让他们发放,反正最后能到灾民手里就行。
傅平安赈灾不是为了沽名钓誉,他只是单纯的想让灾民过的舒坦一点,据他了解,省红十字会有个巨大的仓库,叫做救灾备灾仓库,平时就储藏了大量物资,估计第一波救援出去不少存货,仓储空间能腾出来,而且红会是专业慈善机构,流程熟悉,人员干练,交给他们准没错。
他打电话给红会,可是始终占线,于是在网上查到省红会的仓库地址,让物流把货全都送那边去。
这一送,就送出问题来了,省红会的仓库已经不是救灾备灾仓库,早已改头换面,现在是某企业的仓库,大门紧闭,根本不收救灾物资,门卫说你们找错地方了,这边根本不认识什么红会绿会的。
十几辆卡车堵在仓库门口,司机们也来了火气,直接下车找地方吃饭去了,仓库方面只好报警解决,警察找到货主,也就是傅平安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交警得知这些都是募捐来的救灾物资后,态度发生一百八十度转变,反而站在司机一方问仓库为什么不接收。
“我们根本就不是红会的仓库。”仓库主管捶胸顿足,仿佛受了极大的冤枉。
最后傅平安做出让步,他加钱请司机们将车开到北河县交付,这边会和北河县政府提前交涉,预备好叉车和场地。
这本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乌龙,但是傅平安喜欢较真,既然认错地址了,那就必须把正确的地址找到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