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跑道上一队黝黑的士兵在汉语口令声中走着正步。
听说在海军基地,也有几十名从南海舰队抽调的战友,帮着星马台海军学习使用中国产的护卫舰,只是任务繁忙,还没见过他们。
空中一架湾流公务机掠过,垂尾上是江航专机的标志,罗瑾手搭凉棚抬头望天,她知道飞机上一定坐着来自国内的首长,于是挥手致意,飞机竟然晃了晃机翼作为回答,这让罗瑾很是开心。
训练任务很枯燥,这些女兵平均年龄十八岁,都是受过中学教训的马来裔女孩,华人家庭的孩子还是不愿意当兵,所以训练用语是英语,这难不倒在驻港部队工作过的罗瑾,对其他女兵就有些艰难了,即便她们都是精心挑选出来的好兵,可业务和英语是两码事,两手都硬的女兵还真难找。
除了训练通讯业务,中国教官连军事也要负责,星马台国防部给她们发了五十支朝鲜战争时期的m2卡宾枪用于训练,全都是仓库里的陈货,锈迹斑斑,罗瑾自己先熟悉了这种武器,然后教女兵们拆装组合,擦枪,把老掉牙的爷爷枪擦的锃亮,然后靶场上练习,这种武器最大的优势就是易于掌握,以东南亚女性的体格都能站姿打连发,以罗瑾一米七几的块头,更是百发百中。
上士徐楠是罗瑾在机步旅的老部下,这次能来也是罗瑾点的将,她走过来说:“队长,你收到请柬了么?”
“收到了,但是不想去。”罗瑾说,她们说的请柬是玛窦大婚仪式的请柬,所有来宾要穿礼服正装,罗瑾怕热,不愿在大热天穿全套军礼服挂着绶带在烈日下暴晒,但是这是国际级别的应酬,大使馆特地打过招呼的,不去还真不行。
……
湾流公务机应客户的要求,在星马台城上空盘旋,从这个角度能看到城市全貌,塔吊林立,到处建设,连西岛也在大范围开发中,星马台就像一辆破旧的老爷车,装上了中国资金技术的强力引擎,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