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天子不惜万金之躯,亲自冒险来北宁卫,更接见各部奴户,和他们聊天,听他们所需,这简直是前所未闻之事,令他们感激涕零,不知该如何感恩。
与此同时,中原之民,也渐渐有迁徙来北宁卫的,包括许多南洋奴。
当然,迁徙来的内地民户和南洋奴,少量开垦,大部分,还是作为牧户,只是,变成了小范围游牧。
其实农垦也好,过度放牧也好,都会破坏草原的水土,使得渐渐沙化。
将草原变成耕田?从来不是解决游牧的办法,而是扯淡。
而辽东地,迁徙来的农户、南洋奴等等,自然便是为开垦土地而来了。
与此同时,北宁卫、承德卫、锦州和辽宁城,也在不分日夜的筑城。
当然,现今人力资源很紧张,初春,主要还是开垦土地,建砖窑、军械场等等,城防现今只能先用夯土,尔后,再用砖石加固。
圣天子銮驾,看似还在北宁卫的时候,文总院,出现在了辽宁府。
此次文总院被授尚方宝剑,迁桓州团练使,领辽东抚慰使,安抚治理辽东周边黑山白水诸部,同时处理和“辽北王”耶律贤,对双方实际控制区域的划分。
对“文总院”有一些了解的,自然便知道,治蛮治胡,“文总院”颇有些才具。
桓州,在鸭绿江畔,是高句丽时代都城丸都城所在,不过原本的丸都城早就毁于战火,现今不过是在旧址重建的土城而已。
桓州是契丹灭了渤海国后所设,迁徙来的,都是原渤海人,多数是粟末靺鞨人,少数汉民,而原本的契丹户多已经逃亡。
在辽东,陆兴统军和契丹鏖战,几乎和中京地走了两个极端,屠城灭绝契丹部族的事情,所在不少,当然,陆兴便是奏报也寥寥几笔,大概以后,这种血淋淋征服手段,也只有野史才有记载了。
所谓“犁庭扫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