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 第二百五十二章扶贫之策

第二百五十二章扶贫之策(2 / 4)

“徐爱卿,那《农书》的印刷和授业到了哪一步?”

徐处仁道:“回禀陛下,《农书》先后已经印刷3000册,下放到京畿路各镇上,由镇监对每一个镇做统一管控。”

“徐爱卿,此事需要给朕交个结果出来,朕要可以看得见的结果,证明百姓们真的在学《农书》,并且学到了实用的东西,《农书》是要推行到全国的,现如今京畿路若是都推行不下去,更别说整个大宋。”

徐处仁道:“陛下放心,臣定亲自去视察。”

“有劳朕的太宰了。”赵桓道,“农业问题一日不解决,朕一日寝食难安。”

“陛下心怀黎民,臣等当为陛下分忧。”

赵桓思忖片刻道:“如此,农学速成馆便放置到各个镇、乡里,手工艺、商学速成馆,便放在城里,另外,叫速成馆不太好听,便叫民学。”

正好这大宋朝的公务猿也是臃肿,就算赵桓有心要砍,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砍干净的,不如将这些人用起来。

赵桓又道:“赵爱卿今日所说的那件事,朕会让人去处理,这四策中对乡村下户和坊郭下五等户的借钱政策还需商酌,朕以为,乡村下户和坊郭下五等户要借贷大宋银行的钱也不是不可以,需要在由朝廷兴建的纺织厂、艺造局等地方工作至少五年以上,掌握了些许手艺,取得了朝廷对其的认可文书,凭着文书可以向大宋银行借贷部分钱财,以做其商贸钱资。”

“另外,严查民间高利贷者!”

赵鼎道:“陛下圣明,如此这般,风险依旧在可控之内,又能鼓励更多人兴百工之事。”

赵桓又道:“此事本是朕交给唐恪,让他在民间给朕先扶持一批民间商人的,便由唐爱卿来去办理,朝廷每年多少名额,你与徐爱卿去计较,他是要完成朕给他的任务的,五等下户的收入,他会据此与你商定名额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