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挑的就那么点行李,脚夫们认得韩秀峰,晓得他是衙门中人,不敢漫天要价,开出的价钱还算公道。见韩秀峰点了头,潘二痛痛快快把钱给了,盯着俩脚夫把行李用绳子捆上,挑着走在前面。
他没怎么进过城,每次来也都是来也匆匆回也匆匆,看着自古商贾云集、热闹非凡,素有“白日场”之称的白市驿街道,感叹道:“城里就是比走马强,这么多铺子,这么多人。”
“我倒觉得走马好。”
“四哥,你是在城里呆腻了。”潘二像个好奇的孩子,看看这儿,看看那儿,一路东张西望,看着看着突然指着前面的牌坊问:“四哥,这是谁家的牌坊?”
这是一座青条石砌的牌坊,两边的立石是整条的,没有接头,缝隙自然。牌坊上书“天赐慈龄”和“帝隆孝德”几个大字,边上雕刻的龙凤图案巧夺天工,不是乡下那些用木牌坊所能比拟的,难怪他如此稀罕。
韩秀峰抬头看了一眼,如数家珍地说:“这是周氏孝德牌坊,高二十七尺,宽一十五尺,是乾隆朝时立的。”
“我的乖乖,乾隆朝时立的,比我爹年纪还大。”
“别说比你爹,比你爷爷的年纪也大。”
“是吗,我算算……”
潘二装傻充愣,韩秀峰也不在意。
县衙离得很近,不知不觉已经走到了衙门口,潘二不怕官差那是在走马,但在城里却不敢造次,躲在韩秀峰身后好奇地问:“四哥,这就是县衙?”
“是啊,匾上不是写着么。”
“来时我也见过两个衙门,那两个是啥衙门?”
“你是从金紫门进城的?”
“嗯。”
韩秀峰沉吟道:“那应该是总镇署和右营署。”
对衙门里的事潘二是真不懂,又追问道:“总镇署是啥衙门?”
“重庆镇衙门,就是绿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