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个人的眼里,就有一百个哈利波特。
同样,一百个文人的笔下,可能就有一百副众生相。
若不是亲自听到张从林的解释,杨司锋又岂会明白张邦昌如此大的冤屈?
张邦昌称帝,这在大宋的君主和臣子们来说,自然是大逆不道的事情。可是,若是他真的不从的话,金人还真的是能干出屠城的事情出来的。
这么说来,张邦昌还真的是牺牲小我成就大我,虽然自己的私德有损,却真正的算是对得起天地良心了?
他可能对不起赵宋朝廷了,可是,假如张邦昌对不起,那些在赵家子孙遭难的时候,躲起来不见人影,等到大宋朝重新建立起来的时候,他们又来讨官做的那些士大夫们,他们又对得起赵宋皇族么?
只不过,赵构后来成功复国之后,掌握话语权的是他们这些人,至于和他们要如何污侮张邦昌,还不是由他们说了算?
这么说来,人家张邦昌只是私德有亏,却无损他的公义。可那些后来还成为大宋的重臣的许多人们,试问他们的私德和公义在哪里呢?难道说历史不评价他们,他们就真的能问心无愧么?
吕好问本来还有些难为情的。
对于张邦昌,他也是感到十分的为难。身为大宋的臣子,他当然想为大宋效力了。
可是,他和张邦昌也算是一起历过困难的人,这个时候把张邦昌给摞到一边了,会不会有点不够厚道。
“吕大人倒是不要担心张公了,虽然我说了给他两千的名额,这是因为咱们现在的运力确实不够,如果有更多的人愿意跟随他过去,我们可以后期送他们走的。前提是,他们都要愿意的放开。我还巴不得把这些祸害们送走呢,送走了还世间清静。”
张从林的脸立即不自然起来。
“张兄不要误会,张公和你们当然是好样的,当然也会有一些好人跟你们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