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宋徽宗是我老丈人 > 第387章 边疆又闻烽烟起

第387章 边疆又闻烽烟起(2 / 5)

,大多数老百姓最多也只有两条衣裤,只要衣裤够多,大家又都买得起,谁愿意穿那旧的?

再说了,就算咱自己穿不完,把它卖向全世界,向全世界人民倾销,让他们习惯大宋制造,拿他们的铁矿、石油、大米来换,省得他们自己去钻研技术了,杨司锋觉得,这样就很好。

虽然江南遭受了雨旱连续的灾害,让江南各地的桑蚕业和纺麻业,因为原材料的缺乏,都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可是,其它的地方出产倒还好。

虽然从外地购入,成本比本地高了三成不止,可为了验证他们的新式机器,杨司锋还是派出了人手去各地大量的采购回来。

当第一台改装后的纺纱机面世之后,那些传统的纱厂老板们几乎要哭瞎了,可是,这个时候,就算他们想加入进来,杨司锋已经说了,国企要和他们一起竞争,到时候把整个扬州地区只整合成三到五家的纺织厂就好了,其它的小的不是被淘汰,就必须接受整合,这将不以他们各自的意志为转移。

没有人跟钱过不去,他们现在还在犹豫,还在想要不要让别人把自己的工厂给兼并了,可当他们的作坊活不下去的时候,他们自然会选择对自己更有利的方案,杨司锋拭目以待。

当然,关键的改善方案还是匠人们自己钻研出来的,杨司锋只是突然脑洞大开的提出某个建议出,将信将疑的说出一句:“这样会不会更好一些。”

众人顿时豁然开朗,所以,只花了三个月时间,他们就对现有的纺纱机和织布机进行了全面的改装。

当然,还是那句话,他们之所以有这么快的成绩,还是因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的缘故上。若是让杨司锋无中生有的造出一台纺纱机或织布机出来,只怕让他独自琢磨三年都未必有这成就。

但因为杨司锋经常灵机一动的举动,更让这些匠人们对他奉若神明。当然他们不敢说出来而己,若是杨司锋去当匠人的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