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怨气的。
她觉得自己的命运本不该是这样。
她心里有很多如果。
比如:
“如果我爸没有那么早去世……”
“如果我参加了高考……”
“如果我考上了大学,并顺利把大学读完了……”
“如果结婚之前,我选择逃婚了……”
“如果我现在逃到一个没人认识我的城市去……”
……
因为心里始终存在着那么多如果,所以她的心是一直不安份的,她不喜欢现在的生活,不喜欢那个没什么感情,也没什么共同话题的丈夫,更不喜欢每天的洗衣做饭带娃……
所以,终于在他们结婚后的第4年,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她收拾东西,悄悄逃走了。
逃走了这个家,逃去一座未知的城市,留下这个家的三个男人:黄勇志、黄山,以及她和黄山的儿子。
……
如此设定,在逻辑性上,孙全觉得是ok的。
能说得通。
不仅能说得通,还能让读者对男主黄山和他的前妻,产生一种复杂的情绪。
既有对黄山结婚时,屈服于父亲的意志,没敢抗争到底的恨其不争。
也有对黄山那位前妻……想恨,却恨不起来的那种感觉。
当然。
孙全没打算把这些设定在这本书的开篇,就全部抛出来。
他打算在这本书前期阶段,不要详细解释黄山前妻抛夫弃子的原因,可以让读者暂时谴责和讨厌黄山这位前妻。
如此,也方便在这本书前期,黄山落魄凄惨的时候,博得读者们的同情。
等剧情慢慢推进,黄山的生活渐渐改善之后,再慢慢放出他前妻抛夫弃子的真正原因,应该能让很多读者对黄山这位前妻改变一些印象。
而这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