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宋朝大官人 > 第六百五十六章 本官只听不说

第六百五十六章 本官只听不说(2 / 4)

口,这又得大减。每厢军多招三千人,全国得十余万人。没有户口,就没有赋税,没有役丁,户部司的日子就难过了。

三司是一而三,三而一的关系,度支司和户部司倒霉了,哪怕是看似无虞的盐铁司也得跟着倒霉。因为朝廷允许军队经商,还得给他们免税降费,这经营的范围,主要也就是盐铁!

主管钱袋子的三司,如何肯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

很快便有人站了起来:“裁汰如此多人,若是不妥善安置,必会激起兵变。若是妥善安置,田亩住宅钱粮又如何拿得出来?”

“不错,招募新军如此多,又该多付多少军饷钱粮?兵员益多,便是百姓负担益繁重,长此以往,不说兵变,早已经生了民变。”

“本官虽不曾管过兵事,但孟子说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枢府此策,弄得朝廷百姓人心惶惶,谈何增强军备?”

枢密院的人当下站起来道:“非也,枢府已然计量过了。招募新军,用流民补充,如此不减赋税役丁。流民得食,亦无需军饷。裁汰老兵,则择其稍壮,编入厢军,其余放入漏泽园等地,给衣食而已。总体来说,所需费用不多。”

“哼!说得倒是轻巧!流民,当今海内升平,哪里来如此多的流民?厢军,又如何要得了这么多厢军?”

“这不正是要商量吗?”

……

陈初六看着枢府与三司各抒己见,心中也在细细思考。张奢想要增强军备,用的办法是扩军,人多力量大嘛,扩军自然是最直接的增强军备的办法。

但扩军一事,弊端极多,这样增强军备,无异于信鸠止渴。数十年数百年之后,宋朝兵员越来越多,然而善战之师却没有一支。

可张奢的目的,却不是为了这个,而是为了消除军队中吃空饷的问题。军队吃空饷,众所皆知的事情,这也不是张奢一任枢密使的错,是经年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