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理想主义者,为了一个目标,简直可以奋斗终生的。
不论是刘备,还是诸葛亮,亦或者是关羽、张飞、黄忠……等等等等,还是什么庞统之流的,没有一个不是理想型的。
理想型是什么呢?
为了一个远大到近乎不可能完成的目标,不断地向前,似乎只有如此,才算是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看看历史上刘备在做什么吧,他一生之中,都在为了匡扶汉室……匡扶自己而努力。
诸葛亮呢?北伐,北伐,还是北伐!
不仅仅是要将国内的矛盾给清理了,而且还给蜀山续命成功了一波,为什么这么说呢?
其实看过一点历史的都知道,诸葛亮这家伙,当时是掌握着整个蜀汉政权的,其权利之高,绝对比之曹老板和后来的司马懿要更多,但是他造反了吗?
没有!
是不是理想型的?
确实是!
然后,他为什么要北伐呢?
说到这里,就要先分析一波当时的天下大势了。
刘备被打下了荆州之后,基本上算是蜗居一方了,虽然他手中还拿下了汉中,可是这几乎没有多大的用处。
而孙权呢?
当时他偏居一隅,比之蜀汉政权都要垃圾,有些知道历史的,喊他一声大魏吴侯,那是一点都没有叫错的,为了保持自己的东吴大帝,他是什么事情都做了,就连跪着跟曹魏叫爸爸,也不是做了一两次。
而当时的曹操呢?
天下十分的话,他占其七,二分在蜀汉,一分在孙吴。
不是地盘啊,其实地盘的话,蜀汉和东吴是差不多的,但是蜀汉多了一个名头,光是这个名头,就值钱的很,那就是汉。
在这种情况之下,曹魏想要拿下蜀汉的话,几乎是只要爆兵一波就可以搞定的,虽然这很丢蜀汉的脸,但这是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