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可能性也很大,齐王新立,国中因为相国之位,发生了一阵不小动荡,国内算不得安稳。
现在又千里迢迢的越过燕国去救援中山,要是声子赶到中山国后,急于求战,还未休整就向燕军发起攻击。
如此,面对以逸待劳的燕军,胜负的确难料,或许燕军的胜算还要高一些。
若是声子稳扎稳打,休整完毕之后再去攻打燕军。
那···
不过只要燕军避而不战,如此齐燕两国在中山国相持不下,陷入旷日持久之中,以齐国超过五百里的补给线,而且补给线全在燕国境内,补给很困难。
更致命的是,河水流过中山国进入赵国东部后,注入巨鹿泽,然后巨鹿泽的水在西高东低的地势下向东溢出,分出数道河水支流。这些河水支流,大部分经燕国南部注入渤海,还有一部分经齐国北部注入渤海。
燕赵在南部的交界地带,多沼泽河流,从这里走虽然能最快抵达中山国,但运粮不易。齐国走这条路,时间一长,肯定顶不住。
若是齐王地即位后的第一战,面对弱小的燕国却没有打赢,这绝对是对齐王地威信的严重打击。齐王地威信一失,齐国群臣,最起码齐国的那些宗室,就不会像侍奉齐国先王一样,紧紧的团结在齐王地身边。
如此,也算是对齐国的一种削弱。
所以,对燕国来说,这一次面对齐国,只要不输,那就是赢了。
如此一来,燕王就可以凭借战胜的齐国的威望,一举扭转燕国在齐燕两国中的不利地位。
而且,更重要的是,若是其他国家见齐国面对燕国都没赢,会不会乘机在齐国身上咬伤两口?
比如说赵国,又比如说楚国,还比如说宋国!
想到这,熊槐不禁点了点头,他觉得自己已经算是摸清燕王这次攻打中山国的脉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