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冲破枷锁回到一穷二白的祖国。
没有他们,或许今天的中国将是另一个样。
他们完成了时代赋予他们的使命,名字也将永远印在这片土地上,闪耀中华。
周总理也曾说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现在中华的崛起已经到了关键的节点,非常需要大家再使一把力。”
张益达的话,大家基本上已经听明白了。
这是在给大家上爱国教育课呢?害怕大家不报效祖国了?
张益达他们这届,有30.85%的人选择了留学海外深造。
这部分人神色不一,有人点头支持,神色激动;也有人面露不悦,觉得这是道德绑架;
还有人把脸扭到了一边,他们已经做好了打算,先拿到常青藤的学位,再找个工作,然后入籍、移民,成为体面的中产。
不过后一种人始终是少部分,大部分人还是深思不已。
为什么张益达这么大一个企业家能不推崇国外?不是说国外更好做生意吗?
张益达笑着道:“对一部分高精尖人才来说,海外更好找工作,能找到更好的工作,这是不争的事实。
除了钱,其他的呢?文化习俗、种族歧视……能够融入别人的社会吗?恐怕也不尽然吧!
没人愿意回国,很多产业就会原地踏步,继而造成无法提供对应岗位,人才外流。
这就是个恶性循环!
要打破这个怪圈,就需要有人拿出勇气来做“牺牲”。
罗宾李师兄不就做了牺牲吗?放弃美国体面的中产生活和华尔街的职位,回国窝在宾馆里搞开发。”
台下一阵哄笑,罗宾李那确实牺牲很大,牺牲成了千亿富豪。
每个人哄笑的同时,难免也会深思:换做是自己,有没有这个胆量和决心,学罗宾李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