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汉阙 > 第537章 西出阳关

第537章 西出阳关(5 / 6)

和十多年前相比,大汉确实已经有了很多不同。

任弘抽出佩剑,这是傅介子的遗物,真希望他能看到这一天。

剑指着夜空中的西方。

“傅公又说,西边的凉州,便是从宫外入宫内的长长甬道!”

“而在这甬道的末端,便是玉门、阳关横亘大汉边陲,左右分列,以其阙然为道,两关是为‘汉阙’也!”

“确实很像。”

和任弘当年一样,傅敞、冯野王、王凤等小辈皆颔首,玉门阳关,对于整个汉朝而言,确如两座汉阙,立于宫室之外,以为屏障护卫。

“傅公还曾说,其实这样的‘阙’,历代皆有,且一直在移动。”

“在周时,阙在陇关,出了陇关,便是戎地。”

“在秦时,阙在临洮,秦长城到此为止,出了临洮,便是月氏诸羌。”

“在孝武帝天汉年前,贰师第一次远征大宛时,阙在酒泉玉门县。”

“而后来设立敦煌郡,玉门关才西移,又造阳关,与之成掎角之势!”

“当时傅公醉,问汝等说,这阙,还会继续向西移么?它该到何处?”

“当日同行之人,郑都护以为,应该到轮台去,奚太守以为,应该囊括西域南北道。”

傅敞笑道:“郑都护与奚太守恐怕没想到,如今汉家西阙已不止于此,而立到了数千里外的赤谷城和碎叶城,天山南北,皆成汉土!”

冯野王则言:“然匈奴郅支单于推到了白虎铜柱,这或许是天意,注定大汉西阙不会止步于碎叶,还得再往西!”

王凤则小心地问道:“敢问将军,当日以为汉阙当至于何处?”

任弘露出了笑,挺着肚子指点江山起来:“我当时大言不惭,说这‘汉阙’,或许能够超过葱岭之限,包括更广袤的西域,大宛、康居、月氏,直到万里之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