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这片土地就不走。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若因为一时之难而放弃天山北麓,不过数年,右贤王又将卷土重来,到时候将与西域都护分庭抗礼,反复争夺车师。”
“下吏打个比方,这巍峨天山,完全可以成为大汉守护西域的长城,东西且弥、卑陆等邦,可以作为长城外的烽燧。各邦土地肥沃而人口稀少,若能驻军屯田,在东且弥再设一都护府,管控天山北麓,便能御匈奴于国门之外。届时左结乌孙为强援,右驱蒲类海小月氏为猎犬,加以经营,不出五年,便能蚕食整个右地,彻底斩断匈奴一臂!”
设西域都护都有那么大阻力,再在天山北麓设治恐怕也会遭到很多人反对,任弘需要得到蒲类将军的支持。
赵充国没有立刻表态,只沉吟道:
“你的字没取错,真是深谋远虑啊,但此事还得回朝中再禀与大将军细议。此番出征,我军近十万匹马死了大半,士卒也伤亡什二,花费钱帛何止十数万万,新设都护不能太急。不如这样罢,我撤兵时会在东且弥留一曲兵屯戍,道远且将你今日说的话,去拟一道奏疏……”
“下吏已经拟好了。”
任弘将自己不成熟的意见奉上,却见上书:“《请设北庭都护府疏》。”
“北庭。”
赵充国颔首道:“好名字。”
……
数日后,大军抵达了东且弥,便是后世乌鲁木齐。
此地三面环山,北部好似一个朝向准噶尔盆地的喇叭口,由于天山屏障,冷空气不容易入侵,导致这出现了酷似热海的暖带,但毕竟已是十一月中旬,迎接他们的是纷纷扬扬的大雪,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对了,岑参老哥就是在这写下那首诗的吧?
东且弥是任弘提议“北庭都护”设立的中心,清代北疆三大战略要地,一是伊犁将军,汉之乌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