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头有杨思勖不假,却并非统帅,权策保举的北征主将,是魏王武延基和临川王武嗣宗,右监门卫大将军杨思勖和右豹韬卫大将军裴延休为副,统带南衙长安戍军、右监门卫和右豹韬卫三军将士,加上北衙焰火军,一同出征。
另外,因自古兄弟不同军,遑论亲贵,提议以焰火军将军薛崇胤为大理寺卿,避让长安戍军中担任营都尉的弟弟薛崇简,以大理寺卿狄光远为北征安抚使,负责全军备御、粮道诸事,焰火军主将之职,建议由长安戍军将军、郁林侯李景荣接替。
同样的道理,魏王武延基的幼弟、长安戍军将军武延晖调任东宫前卫率,避让主帅兄长。
李家、武家两姓皇族为底色,武延基和李景荣作为代表,旁的,杨思勖是李裹儿的人,武嗣宗是武三思的人,裴延休的弟弟裴光庭是太子宾客,他勉强算是东宫的人,各方都有所涉及,可谓平衡之道炉火纯青。
权策的私心也隐约可见,右豹韬卫将军王晖,是高安公主之子,他的表兄,出征一趟,也好镀金,狄光远在大理寺卿任上已久,有泥足深陷、满身业障的危机,借此机会将他拉扯出来,占了个肥缺,但权策交出了焰火军,算是一笔有来有往的交易。
更令武后触动的是,出征将领中的郁林侯李景荣、临川王武嗣宗,这两人是权策的仇人,权策杀了武嗣宗的兄长武懿宗,李景荣的叔父李千里也被权策党羽折磨得不人不鬼。
对比豆卢钦望和韦巨源等人,权策格局眼界之宽广,心思之坦荡,襟怀之博大,不可同日而语。
伟男子傲岸之气,扑面而来,令人心神激荡,难以自已。
武后怔怔良久,帝王之要,在制衡二字,然而,有臣子自己制衡自己,她复有何言?
长安,义阳公主府。
凉亭中的格局非常独特。
薛崇简一人坐在一方黑檀矮凳上,昂首挺胸,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