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功元年正月初三,权策奉旨惩戒武三思之后,天官尚书宗秦客、春官侍郎宋之问,相继称病,告假在家。
权策旋即下令,以天官侍郎萧敬主持天官衙门事务,天官侍郎岑羲为辅,以铨选郎中蔺谷暂代宋之问,主持春闱筹办,拟定考官和执事官名录。
此事之后,朝堂静寂了一日,随后张易之率先发难,殿中监李峤、给事中张昌期等人领头,向武三思的党羽发起猛烈的弹劾攻击,武三思怒发如狂,他是受害之人,还无动静,张易之却得寸进尺,打上门来,是可忍孰不可忍?
两方势力悍然对攻,弹劾奏疏连篇累牍,上至图谋不轨,密谋造反,下至贪墨公帑,治家无方,各种掩盖在政治大局之下的丑闻丑事,一一掀开真面目,花团锦簇,安定祥和,登时变成了尔虞我诈,恶臭难闻。
两虎相争,一人主政,如此大好良机之下,权策的政治地位格外险要,也令相王李旦、太子妃韦氏这等人垂涎三尺。
然而,权策的反应却令神都朝野大跌眼镜。
他以公务过多,案牍劳形,不符合新春佳节基调为由,提出封笔期间的奏疏上呈临时制度。
朝官议政诸事,所在衙署主官先行确认,签押之后,以该司名义,上呈通政司和凤阁,若所议事务涉及其他衙署,再由凤阁召集相关衙署会商,形成刍议之后,上呈到尚书省右司,由凤阁、鸾台及尚书省主官联席裁断执行。
朝官弹劾举发诸事,奏疏直赴御史台按察,确认初步证据线索之后,由御史中丞及以上主官签押,上呈鸾台,由鸾台召集三法司会商,同样在形成刍议之后,上呈到尚书省右司,由凤阁、鸾台和尚书省主官联席裁断执行。
凤阁、鸾台以五日为期,每隔五日召集一次会商,凤阁、鸾台和尚书省主官也五日进行一次联席裁断。
权策的提议,只是武后封笔期间的临时制度,不涉大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