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都苑,庐陵王府。
作为李重润的文师傅,权策也要到访表示一下,虽然他认为,已经十一岁的新科楚国公,已经到了独立自学的年龄段,并不需要什么文师傅,想当初,李笊给武崇行和权竺二人做蒙师,只带了他们两年,过了识字书写的关卡,又引着他们学了北朝成书的千字韵文,通读了论语,便放他们去飞了。
生于皇族帝王家,早些见识世道风雨,经纶世务,远远要比捧着书本咬文嚼字更要紧,当然,在诗文乐器上有天赋的,自然除外。
权策的思绪又回到了麟趾殿,皇嗣李旦年岁稍长的三子,李成器和李隆范两个做兄长的,一个沉迷音律,尤善击羯鼓、吹笛,一个能诗歌,喜好清谈,交结的,要么是下九流的倡优之辈,要么是迂阔酸腐的书生,在权策看来,事情恐怕并没有那么简单,李隆范出身于宫婢,且不去说他,李旦为帝四年,李成器当了四年太子,沉稳精强,柔雅有度,颇得时人之望,沉迷音律的变化,只在近年间才出现,皇嗣李旦懵然不觉,他的宫中,能谋善断,操持大势的,悄无声息地只剩下李隆基一人。
“见过国公”浮想联翩之时,李重润快步迎了出来,权策躬身下拜,李重润远远地拱手,弯着腰上前,“权师多礼了,重润万不敢当”
权策呵呵一笑,这个称呼却是亲切,最先这么叫自己的,是在荥阳碰上的卢照印,眼下私底下相处,他还是以权师称呼,但请教的,却不是画技了,而是权斗谋略。
“国公言重了,礼不可废”权策也不坚持,立起身来,直入主题,“蒙陛下信重,协助国公文事,有权策能效劳之处,请国公吩咐”
他说得隐晦,李重润却听了出来,是在打听他的学业情况,“重润才疏学浅,蒙学之后,粗学了论语,由着性子,翻看了些世说新语和传奇话本,其他典籍并未涉猎”
李重润说得坦诚,还有些脸红,对于贵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