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冒出好多织补作坊。大的十来台织机,小的四五台。都是以前给别人做工,赚了钱自个也买一台织布机搁家里,全家人早晚轮流织,挣了钱再机器,再织,一点一点盘大了,自己就当了老板,开了厂,要招人做。
还有私人小染坊小印花作坊也不少,都是家族生意。也有买几台电洋车在自个家里开加工作坊的,专门接大厂来不及的活,也能赚钱。
好多镇上家家户户都是小作坊小工厂,一个个都富起来了。
只有罗家岙这样四面环山的乡村,还沉浸在计划经济时代的余韵里,眼看就要赶不上致富发展的班车。
罗芙蓉的心里升起一股说不出的焦急和兴奋。
这是个不一样的时代,是一个可以靠着双手勤劳做工发家致富的时代。看妹妹小福星,小小年纪就画画挣钱,还能跟卖布大老板说生意,头头是道。她没有妹妹那样的口才和头脑,可她有肯做苦干的心。
就像眼前这些小老板们一样,只要她踏踏实实的去做,一点一点的积累,说不定,她罗芙蓉也能当个小老板呢!
在市场里她是心情激动又感慨,也做起来老板梦。出了市场,被冷风一吹,倒是清醒了不少。
眼下她连养活自己和女儿都还没做到呢,就想着当老板了。
不过这一趟进城,她是收获良多。老是窝在山村里,可见不到这样的大场面。就算她当不成老板,可也长了见识,开了心眼。
难怪小福星不去念中专要上高中考大学,江城市的发展已经让窝在乡村里的农民难以想象,这要是去北京上海那样的大都市,又该是如何一番光景?
人呐,是该出去走走看看,长长见识才好。
带着满腔感慨,罗芙蓉回到了宁静的乡村。当晚罗家就来好几个大姑娘小媳妇,都跟她打听城里招工的情况。
她把笔记本里记得给人看,一点没隐瞒。有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