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鼻涕的淘气小子,穿花衣的小丫头,也都跟着来了。
周家院子都不够站,罗家院子也挤进不少人,两家的过道也满了,大伙都跟这儿来瞧“戏文”。
村长支书和两位村老被请进堂屋里。
堂屋里还没收拾,周连贵不让,说要留着给大家看看,罗家小女儿干的好事。
罗小兰也没换裤子,糊着一屁股鸡鸭鱼肉就在那里嚎,跟唱大戏似得。
她那头嚎,罗雪梅也没客气,跟着 嚎。嚎着两只大喇叭,把村长支书和村老都给震一跟头。
“别吵吵了,都给我闭嘴。”其中一个村老是罗家太爷爷,八十多了,精神还很好,老而弥坚。一开嗓门,那是中气十足,威严十足。
这位罗老太爷爷有八个子女,三男五女,大儿子小儿子就在本村成家,。当中老二当年参军,牺牲在了战场,老头是军烈属。五个女儿四个都嫁在本村和临村,最小的女儿读了卫校,在城里当护士,嫁在城里。凭着这份家业,老头在罗家岙腰板那是笔挺笔挺的,说话分量十足。
他一开嗓,当即就把罗小兰和罗雪梅都镇住,都低下头去。
论辈分,罗小兰得喊老头一声大哥,罗雪梅得喊大舅。
他是唱白脸的,跟着一起来的另一位村老就唱红脸。
“还愣着干嘛,赶紧收拾了。这埋汰的,叫人怎么说话,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这是村里的老支书,老党员。年纪大了退下来,儿子顶了班,自个就当个村老。他没罗家太爷爷那么多子女,可一家两代支书,两个党员,说话也是分量十足。
周连贵见了这位老前辈,也得服一头。赶紧给自个亲妈使个眼色,罗小兰就使唤着老三媳妇和周芙秀两个,把一地的埋汰都给收拾了。
罗招娣还心疼地上这摊鸡鸭鱼肉,一边扫一边拿个筷子挑挑拣拣,嘴里还啧啧不停。
农村人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