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总兵力筹算上,最终的数目接近九千,
中军有一千六百人,分乘三艘两千料巨舰与三艘六甲舰,乘员为陈沐千余家兵与二百多名讲武堂新毕业学员。
赤海舰退居护航船舰,旗舰地位被南洋船厂新送来的两千料战舰替代,舰名干脆就叫做海上长城。
他们走到哪,哪儿就是帝国边疆。
得到陈沐应和,叶梦熊继续道:“待舰队起航,北洋校场一切照旧,专设招兵、买马、司粮、督仓军吏四人,每年两期兵员与辎重固定向亚洲输送。”
“大帅东行至四千里百户所及登陆亚洲时可分别命返航辎重船携带书信传递北洋,自四千里返航的书信中所需一应辎重,将于来年夏季与二期旗军一同抵达亚洲。”
“于亚洲西海岸传回的书信上所载需求,则在明年末、后年初同三期旗军一同到港,只是眼下军府尚不知晓东洋于何处安营扎寨,还需大帅抵达后传回消息。”
叶梦熊说罢,陈沐示意他坐下,看向直至今日才从北洋船厂赶回来准备参加大阅的杨廷相,道:“你的新船,设计得如何?”
听到陈沐这么问,杨廷相有些不好意思地摇摇头,拱手道:“回大帅,卑职做出三份设计,船模皆已造好,不过在性能上相较军府战船,并无显著提升。”
“唯一所得,不过是花费大量时日测试了船舰各料在强度、韧性、耐蚀等参数上的差别,以及船形各处构造薄厚对船舰影响而已。资料在北洋船厂与研究院各留了一份,眼看出征在即,希望今后船厂大匠能造出更好的战船。”
“这不是白费功夫,这很有用,至少让今后造船用料更加明晰,依照用途构造上也能稍做更改。”
陈沐向杨廷相鼓励一句,这才接着说道:“既然有了这些资料,你也带上一份,再从北洋船厂抽调帆匠、船匠等老师傅几名,再带二十名学徒,一道加入你的前军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