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是街上繁华热闹的的生意经,就连城郊好几个村庄她们都去玩过,说是游玩,其实就是长见识,看看这皇城下的世间百态。
不论是瑾俞,还是端木青这个土生土长的大宛京都人,都没有在京都这样逛过。
前者以前是不喜欢出门,泥地和水瑾俞走着难受,后者端木青前面十三年都是练武,习字钻研兵书,民生百态和他无关,他那时候的责任就是如何带兵打战,护卫大宛的山河。
两个人出门还真的挺新鲜的,看什么都觉得好奇,一番走访下来,学到了不少东西。
比如专门供贵人的冬日菜蔬,那些娇艳欲滴,寒风一吹就蔫的鲜花,都是用炭盆烤着,暖房里种出来的。
瑾俞特意砸了重金拜了一个农户学习,当然要带上记忆非凡,什么东西一看就刻进脑子里的端木青。
两个人跑了二十来天,农经学到不少,端木青还和一个独居的老汉搭上了交情,一来二去才发现人家是暖房养花的好手,端木青便问他可愿意去辰州看看,帮他带几个好手出来,往后他会给老汉安排养老。
那老汉左右孤家寡人一个,在哪里也是待着,就当临老出门云游了。
就这样的人才,之后几天瑾俞和端木青又挖到了几个,自然又是二话不说的把人带走了。
当然也有不愿意的,瑾俞便出大价钱买了人家的技术,这些天长日久积累的经验可都是难得可贵的宝贝,瑾俞既然想要带富一个区域,想要人其他地方快速向那里看齐,自然要在民生各个方面凸显出来。
这天傍晚回到护国公府后,夫妻俩难得的和一大家子聚在一起吃饭。
端木夫人心疼他们这些天出去跑的辛苦,准备的菜肴又格外精致,这几天都在外面应付着吃一些,府里的东西味道现在瑾俞吃着都是好的不像话,瑾俞罕见的吃了一碗又添了一勺。
端木青开心了,虽然瑾俞爱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