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过同样充实的国库,可最多也只是击败了塞外最强大的敌人罢了,这一次,情况皆然不同,大汉很强大,有史以来,都不曾如此的强大,大汉可以征用百万的民众,却不会对国家造成太多的动荡,可以常备数万的精锐士卒,完全可以击溃任何一股敌人。
大汉拥有贤明的天子,拥有一群能臣,拥有最出色的将领,诸葛亮觉得,他应该要做些什么,尤其是在这样酷冷的气候下,这样的气候,简直是千百年难得一见,从未听说塞外会变得如此寒冷,就连最能抗寒的蛮夷,如今都已经受不了。
他们的马跑不动了,陷入了雪原之中,这个时期,自然是该大汉大有所为的时代了,那该如何解决掉塞外的这种轮回呢,诸葛亮觉得,只有将这些地区都建设大汉的城池,派出官吏去管辖,不断的移民,填此处的空缺,让越来越多的土地都成为诸夏的领土,这种轮回才会被打破。
诸葛亮不是要消灭他们,是要让他们成为诸夏。
他不会无端的举起屠刀,他要手捧春秋,将诸夏先贤的道理传播到整个世界去,这才是这个时代真正应该去做的,若是错过了,等个百年的时日,塞外定会再次出现一股强敌,诸葛亮已经看的很清楚了,故而,他才如此上奏,愣是要动用百万人,也要开发塞外,为后世子孙,断绝祸患。
可是,他并没有找到能理解他的人,就连荀令公,他一向尊重的人,似乎也没有明白他的心思,他还记得荀令公所送来的书信,荀彧质问他,为何要劳师动众,去征伐那不毛之地??
不毛之地麽?苦寒之地麽?
诸葛亮缓缓抬起头来,难道这寒冬就不会过去麽?难道西州,交州在过去就不是如此麽?
最让他失望的,还是与他为敌为友的司马懿,司马懿也看不透这些麽?还是对他来说,这些都无所谓呢?诸葛亮时刻都会陪着这些农夫们,在塞外一同忙碌,太子也曾前来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