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的流民,迁徙到了倭奴国,这些人,荀攸当然是欢迎的,毕竟,治下的人口越多,对自己日后的谋划就是越有帮助的。
可是,这些流民实在太多,而又急需粮食,不断耗费着如今大汉驻扎在倭奴国的力量,同时,由于他们来自各处,来到倭奴国之后,便出现了大量的殴斗事件,影响了此地的秩序,荀攸实在有些忙不过来,只能从典韦手里借了些士卒,来维护这里的安稳,而层出不穷的各种事件,让荀攸心里感觉到了一些不妥,似乎有人在这其中煽风点火?
他明白,这些流民之中,很有可能是混进了其他势力的探子。
可是从流民之中找出敌人,何其困难啊,纵然编户入册,也是难事。
他所带来的人手,是绝对不够的,只能不断的让太史慈的船队来往与东濊与倭岛,来进行运输,不只是运输粮食,还要运送人才官吏,这些官吏,都是荀攸从刘备那里借来的,刘备第一批派出的能吏已经赶到了倭奴国,若不是他们前来,只怕如此众多的流民,荀攸也无可奈何了,另外,在倭奴国的东南方,出现了一股贼寇。
这些贼寇,攻破了不少的小城,进行了屠杀,对于任何人,都没有半点的怜悯,各地哭诉,徐荣便前往那里,进行除贼,不过,因为徐荣麾下多步卒,少有骑士,公孙瓒又带了一批人,前往帮助,主要就是找到这些贼寇,拖住他们,让徐荣来打他们,整个倭奴国,乱成了一团,在不久后,为吾国与伊邪国的王君还准备要前来倭奴国。
拜见倭王,来争夺贤王的位子。
想着这些,荀攸猛地一惊,连忙令人将大儃都叫了过来,大儃都正在忙着处理倭奴国的诸事,听闻荀攸呼唤,也是急忙前来,荀攸皱着眉头,让他坐在自己的面前,问道:“两位王君,可都是同时说要前来倭奴国?”
“一前一后,不过,的确是如此的..另外,他们已经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