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来有一个商贾,大量的收购农具。”
“收购农具有什么稀罕?”陈正泰道:“有的人庄园比较大,土地也多,大量收购,情有可原。”
“这是不一样的。”武珝道:“我察觉到了一些规律,买农具的人,可分为大户人家和小户人家。大户人家行事,往往未雨绸缪。而小户人家购买农具,则是手头的农具能用一日是一日,到了春耕的时候,这农具坏了,不得已之下,便只好采买。所以……农具的价格,往往会有波动,即一到了春耕秋收的时候,农具的价格会有一些涨幅,而到了入秋或者入夏时,价格则会下跌。因而大户人家便往往会在夏冬之际,采买一批农具,因为那个时候农具的价格会跌一些,他们的采买量大,自然可以保障自己的收益。”
陈正泰想不到这里头还有这么个名堂,这样一想,不禁苦笑,大户人家果然干啥都不会吃亏,因为他们有足够的余财,可以在价格低廉的时候囤货。而小户人家就不一样了,倒不是因为他们没有眼光,而是本来就没有多少余钱,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在春耕秋收时工具坏了,哪怕是价格上涨,也不得不乖乖的去购买。
武珝又道:“现在正是开春的时候,所以以往,是极少有人大量收购农具的,反而这个时节,零售的农具会多一些。只是这个商户,却是反其道而行,在这个时间大肆收购,令人觉得蹊跷。”
陈正泰颔首:“而后呢?”
“我查了一下,这个商户姓卢,是个不知名的商户,从前也没做过其他的买卖,更像是帮别人采买的。”
陈正泰道:“你一口气说完。”
“又如恩师所言,大户人家的庄园需要大量的农具,一定会有专门的管事来负责此事,所以那些大宗的买卖,钢铁作坊那里销售的人员,大多和他们相熟。可这个人,却没人晓得来历。只是听销售的人说,此人生的孔武有力,倒像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