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唐朝贵公子 > 第三百八十二章:圣旨

第三百八十二章:圣旨(4 / 7)

后,处境如何?”

刘九抬头,看了一眼李世民,又看看陈正泰,道:“俺在二皮沟,起初是举目无亲,好在陈家这里,招徕流民做工,因而终于可以糊口,勉强在二皮沟立了足。此后跟人学了一些冶铁的技艺,工钱增加了不少,现在一月下来,已有五贯钱了,冶铁作坊里,还提供了吃住,现在草民带着几个徒工,每日上工,吃用完全足够了,还攒下了一笔钱财,当初的时候,我与几个侄儿失散了,所以现在一直在拜托某些当初幸存的同乡寻找他们的下落,就在上月,方知一个侄儿流落去了关外,已托人修了书去,倘若这侄儿当真还活着,我们刘家,也算是有了后。我老啦,经此大难,没别的盼头了,只求能和至亲团聚,这辈子在二皮沟,哪怕是给陈家当牛做马,也没什么遗憾了。”

李世民听到这里,不禁感触地道:“哎,你现在既已经重新成家立业,朕也就欣慰了,去吧,你放心,陕州之事,今日才是个开始,所有牵涉其中的人,朕一个都不会放过。”

刘九自是感激不尽,连忙倒地要拜下。

李世民居然站起身,侧身避让,动容地道:“朕已极惭愧了,就不当你的大礼了,你作个揖即可。”

刘九眼里噙泪,随即便朝李世民作揖,而后又朝陈正泰深深作揖,方才巍颤颤的由宦官搀扶去了。

等这刘九一走,李世民端坐在侧殿中,神情恍惚,良久,才意识到陈正泰还在侧,不由道:“朕真是万万想不到,朕的这些大臣,居然糊涂至此啊,就说那个刘舟,也算是饱读诗书之人,素有清名,可哪里想到……此人不过是个草包,可就这么一个草包,酿成了多少的惨剧,可偏又是这样的人,能获得满朝的交口称赞,竟没有人能识破他的愚蠢。”

陈正泰想了想道:“陛下,其实说穿了,无非就是……大唐选拔的人才,只讲所谓的诗书,因而人人以诗书为贵,许多人都提倡清谈,可这样的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