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精瓷的价格暴增到了两百贯的时候……
陈家已是可以轻松的出一批货,便可得到两千万贯钱。
人们奔走相告,弹冠相庆。
在崔家,几乎是通宵达旦,夜夜笙歌。
每日自己的家底,便可新增数万甚至十万贯,这是何其恐怖的数目。
贪婪的人们,不吝将身上最后一个铜板拿出来,抢购市面上的精瓷。
犹如一场狂欢,置身在狂欢中的每一个人,似乎都沉湎其中,不能自拔。
据闻在高原上,吐蕃人已经疯了似的开出一张张的条子,直接写明自己所欠精瓷的数目,就凭借着这么一个条子,便可换取西域和天竺各国的牛羊和粮食。
而各国的商贾,甚至是各国的朝廷,拿了条子,只等最新一批的精瓷运上了高原,进行兑换。
吐蕃人得到的牛羊和粮食,则继续源源不断的送至大唐,当然,因为割出了河西,所以让他们与大唐的交易距离减少了许多,河西的陈家人,直接在这里与吐蕃人交易。
人们将精瓷当做是财富的象征,以至到了疯狂的程度。
可是……到了年末的时候,武珝已经察觉到不对劲了。
没有人比陈家更加清楚这里头的底细了。
毕竟……抛向二级市场的精瓷是骗不了人的。
武珝就感觉到了这一点,这几日,在不断的抛货的过程中,明显能感觉到……购买的人少了许多。
这显然印证了恩师的论断:一旦市场上的资金枯竭,就意味着这一场游戏,即将结束。
当然……许多人还没有察觉到变化。
因为人们还在狂欢,精瓷价格还在高涨,人们依旧沉聚在发财的梦里!
只是这时候……高涨的价格,已经没有市场了。
没有市场,就意味着没有交易,没有交易……